世界那么大,他可能都不曾想去看看。藝術家師進滇久居青城山數年,要不是上品藝瑯掌門人謝蓉的幾顧茅廬,他未見得會來京辦個展。
師進滇的“世界”并不大,什么哈雷、長江750還是老吉普,石頭、古琴或者是屏風,信手拈來,從不考慮什么玄妙的觀念性,也不在乎價值立場。但聽說巴西的中小學美術課本卻偏偏選了他的作品當教材。
可能有人會說總用鋼絲編織日常之物有什么新鮮的?天天編織那玩意兒玩兒不膩嗎?要不然玩兒觀念變通變通,加點高科技元素弄成炫酷高大上的裝置啥的也行啊?但師進滇就偏不,愚公移山似的,用編織鋼絲的手法來做雕塑一做就是十幾年。
數字—哈雷 不銹鋼絲著色 270x58x110cm 2015
數字—哈雷(局部)
鋼絲編織一點都不枯燥
“就像重裝一輛車,只是改變了材質和結構,除了螺絲釘沒有,全部都有?!睅熯M滇指著展廳中那輛“哈雷”說到。師進滇“編織”過長江750和老吉普,不多也不嫌少,有一天他決定再搞一輛哈雷。于是買來一輛哈雷就開始拆,拆下車上的所有零件。然后開始用鋼絲“包”,除了螺絲釘,師進滇要用鋼絲還原一輛哈雷身上所有的零件和部位。
“不停地做,因為太多的零件了,包括車燈里邊有幾個零件,發動機的零件更多,所有結構都有,他們懂機械的一看就知道,里邊什么活塞、“不停地做,因為太多的零件了,包括車燈里邊有幾個零件,發動機的零件更多,所有結構都有,他們懂機械的一看就知道,里邊什么活塞、氣門,傳動的東西都有。如果一個人做的話,每天8個小時,應該是在一年半到兩年才能完成。當然如果有助手加入一起做,可能就不用花這么多的時間?!?
聽上去都很枯燥和傷眼睛,但師進滇說必須得這么來?!捌鋵嵰稽c不枯燥。是這樣的,能夠創造一個新形態,新視覺的東西、新語言,這個太重要了?!?
“這個必須要自己拆,零件怎么做,用什么鋼絲做,強度、成形,有一個特別長的過程。也就是說十多年就為這個東西解決具體的問題,它的語言,承受力、力度、表達……”
鳥巢 不銹鋼絲著色 230x80x100cm 2008
師進滇不時強調記者仔細觀察展廳這輛“哈雷”,“每個零件剝下來,這個是從里邊用手工取出來重新做,多看一會兒你就理解了。零件里邊的齒輪一層一層地做,這個能夠全部取出來重新做一個。它不是隨意做的,每個零件都是很準確的。把一輛車全部解體,再用鋼絲做零件重新裝一次,跟真車重新裝完全一回事?!钡鋵嵳娴谋妊b一輛真哈雷車要復雜多了。
在師進滇的簡歷欄有一處這樣寫著:1974年在四川美術學院學習。在整個文革期間,高校沒有恢復招生之前,師進滇偶然接觸到農場畫畫創作的美院老師,于是就開始跟著畫畫?!爱敃r也有美展,比如說全國美展或地方美展,重慶市美展,四川省美展之類。那就會有一些有關的人招徠搞一些創作班、培訓班?!?
童聲 不銹鋼絲著色 112×32×21cm 2015
而師進滇開始對雕塑感興趣則是在上世紀80年代,一直到九十年代初,師進滇一直做著和其他大致一樣的傳統雕塑,慢慢到感覺沒有新意的他開始尋求一種新的方式來表達自己。
“當時所有雕塑都是要么鐵的,要么木頭的,它始終是一個封閉的狀態。我就開始用焊接來表達,后來用繩子和紙。用了一些軟線做,有一個問題就是成形很困難。那么我想表現更多的,為什么做機械就是這個原因,可以把一個汽車摩托車所有零件解體以后每個單獨做,重新裝。當時也跟電腦生成有關系,電腦里生成了一個物體,部件、機件堆積都可能,可以讓你從這邊看到那邊,從這個角度看到那個角度,因為是透明的線條,可以讓你旋轉地看?!?
“所以風格的形成是一個過程,就是從‘輕’到‘透明’。開始粗糙一點,然后細化,就像電腦3D技術的建模。但是電腦中的三維空間還是被限制的,我的作品做出來之后又有些不同,不知道該如何定義?!睅熯M滇說到。